历经十几年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轰轰烈烈,检验单个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显得愈加重要。
8月31日,在济南举行的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22330;?#22823;数据与新一代信息?#38469;?#20135;业平行论?#25104;希?#20840;球首个智慧城市运营领域国际标准——《智慧城市运营框架》(Smart City Operations Map-SCOM)正式启动。
上述框架的启动有这样一个背景:自住建部2012年底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以来,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20013;?#22686;加,自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以来,至今我国已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数量达290个。
作为SCOM项目牵头人和主要贡献方,浪潮集团一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历经十几年发展,智慧城市正从以建设为主转向长效运营。
在一位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人士看来,目前,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20445;?#20294;大多数的智慧城市项目?#28304;?#20110;起步阶段,地方政府缺少对智慧城市具体建设运营的过程参照,建设和运营单位缺少规范的商务过程和最佳实践参考,亟需一套商业运营和管理流程规范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
事实上,对于智慧城市的理念,业内早?#24310;?#19968;个共识:将城市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信息化手?#38382;?#29616;智能化管理。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38469;?#30456;关投?#24335;?#36798;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
不过,对于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行业,在运营上的标准却迟迟没有出台。
上述浪潮集团人士透露,国际标准组织关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底层?#38469;?#23618;面,未涉及商业业务过程,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覆盖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评价,也未涉及智慧城市运营过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启动的《智慧城市运营框架》国际标准主要包括:定义体系化的智慧城市运营全景视图和智慧城市运营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服务运营过程模型,面向公众、企业、政府等相关方,明确主要端到端商业处理过程;描述智慧城市业务相关的全生态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管理,初步打通全生态价值链的商务过程。
在该标准的牵头方浪潮集团看来,该标准将有助于政府和智慧城市运营方规范运营管理体系和商务过程,整合数字化城市资源,建立智慧城市合作生态体系,致力于向公众、企业和政府提供有质量保障的产品?#22836;?#21153;。